close
幼兒動作發展一級棒

媽咪寶貝 5月號 NO.119

採訪撰文/米琪林
諮詢/馬偕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 曾至凡
模特兒/可愛妹妹 貝貝
攝影/米果攝影(0918-356564)

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顆鑽石,需要我們協助發掘,讓它發光發亮。

 

掌握5大輔導原則

 

天啊!寶寶剛剛自己翻身了!瞧!他會自己握奶瓶了!哇!站起來了耶!快看!他會放手自己走了!寶寶的成長,每一次改變都是一個驚嘆號!看到心肝寶貝一天比一天動作更多樣、表現更靈巧,爸媽的辛勞就全都值得了啊!

 

「七坐八爬」是前人傳下來的育兒心得,貼切地表達出寶寶的動作發展進程。究竟爸媽該如何幫助寶寶邁向每一個成長里程碑呢?快來揭開幼兒動作發展的秘密吧!

 

 

中標:動作發展與種類

每一個人從生命形成之初,即隨著年齡增長與經驗累積,不斷發育成熟和改變,這個歷程就稱為「發展」。觀察兒童的發展狀況,主要可從生理和心智人格兩大面向,心智方面包括語言、人際社會行為等,生理方面則包括身高、體重和動作。

 

馬偕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曾至凡表示:「動作發展即指動作能力的變化。嬰幼兒藉由控制軀幹與四肢動作,而發展出與環境互動的能力,進而整合這些動作,以達到更複雜的運用型態。」換句話說,動作發展是成長的重要基礎,藉著動作的發展,寶寶能增加活動探索範圍,更認識身體各部分,並學習與環境間的互動關係。

 

動作發展可區分為下列兩大類:

 

1.粗動作發展:指頸部、軀幹、四肢等大肌肉的發展。主要呈現在姿勢的維持,如頭部的控制、坐姿、站姿,進而到走、跑、跳等。

 

2.精細動作發展:指手臂、手掌、手指等小肌肉的發展。主要是手部的各項操作能力。

 

常聽老人家說「七坐八爬」,意指寶寶在七個月大時能夠學會坐,八個月大時能夠學會爬;這就是兒童動作發展中的一項里程碑。醫師表示,嬰幼兒在何時能表現出什麼動作,發展出怎樣的互動能力,是有大致的時間表和順序可循,稱為「兒童發展里程碑」。爸媽不妨參考下表,即可得知嬰幼兒的動作發展狀況。

 

04歲兒童動作發展里程碑

 

年齡

粗動作

細動作

4個月

.俯臥時,頭胸可抬離床面。

.坐姿扶持,頭部幾乎一直抬起。

.手會自動張開。

.會握住搖鈴。

6個月

.抱直時,頸部豎直並保持在中央。

.會自己翻身(由俯臥翻成仰臥)。

.雙手互握在一起。

.手能伸向物體。

9個月

.不需扶持就能坐穩。

.能獨立自己爬行(腹部貼地、匍匐前進)。

.將物品由一手換到另一手。

.用兩手拿小杯子。

1

.雙手扶著傢俱會走幾步。

.由人拉住雙手會移動幾步。

.會把一些小東西放入杯子。

.以拇指和食指尖拿東西。

1歲半

.可以走得很快。

.不必扶就可以走得很穩。

.會用筆亂塗。

.已經開始較常用特定一邊的手。

2

.跑得很穩。

.會踢球。

.會重疊兩塊積木。

.會一頁一頁翻圖畫書。

2歲半

.會將手心朝下丟球或丟東西。

.可以獨立上樓梯。

.會照著樣式或模仿畫出垂直線。

.能用繩子將兩個珠子串起來。

3

.可以雙腳跳過障礙物。

.會騎小三輪車。

.會照著樣式或模仿畫圓圈。

.會用三根手指握住筆。

3歲半

.會設法用手臂接球。

.能單腳站立5秒。

.可完成菱形圖的連接線。

.模仿畫十字

4

.向前走直線。

.原地單腳跳。

.自己畫十字形。

.模仿畫X

 

醫師表示,每名嬰幼兒的發展進程未必完全相同,有時甚至會差距幾個月,但成熟是學習的基礎,一旦發展成熟,仍能達到一般人的水準,家長不必過於擔心。而了解嬰幼兒的動作發展,最重要的目的即在幫助爸媽衡量寶寶的各項動作發展情形,並發現是否有發展遲緩現象;若經評估確定,則需接受早期療育。

 

早期療育是以06歲發展遲緩兒童為主要對象。研究顯示,03歲為發展黃金期,若能在3歲之前接受早期療育,療效將是3歲後的10倍。爸媽可參考「兒童動作發展里程碑」的各項動作指標,來觀察寶寶的發展情形。若懷疑有發展遲緩現象,可先至醫院的小兒科、精神科、兒童心智科、復健科或其他兒童發展評量中心,接受評估鑑定工作。

 

 

原始反射動作

嬰兒出生後,就開始不斷地在探索,但他們的許多「反應」,並非是經過大腦指揮下的有意識行為,而多半只是一種本能反射,稱為「原始反射」(primitive reflex),意指不需經由學習,天生就能自然表現出來的動作。這些動作表現通常和生存有關,如:

 

‧尋乳反射(rooting):用手指輕觸嬰兒的臉頰、嘴唇或嘴角,他會自然而然地張口並把臉轉向碰觸的一方,試圖尋找碰觸的來源。

 

‧吸吮反射(sucking):將手指放入嬰兒口中,他會自然而然地吸吮。

 

‧驚嚇反射(moro reflex):突然有大的聲響,或突然鬆開原本支撐的手時,寶寶會因為受到驚嚇而立刻將背伸直、手指張開、雙手做出擁抱的姿勢。

 

‧非對稱性頸部張力反射(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):將寶寶平放,頭擺正後,再把他的頭轉向一方,此時,寶寶轉向的那一方的手腳會伸直,另一方的手腳則會彎曲。

 

當大腦皮質發展成熟時,這些原始反射動作就會消失,一般而言約在六個月到一歲之間。原始反射動作消失後,接著就會發展出平衡和保護性的反射動作。例如當寶寶坐著時,若用手推他,他就會自然以手支撐來防止跌倒受傷。而這類保護性的反射動作將會終生存在。

 

 

中標:影響動作發展的3大因素

影響動作發展的因素,主要有下列三項:

 

1.成熟度:動作發展的因素和成熟度的關係最大,換句話說,時間到了,自然就會翻身或站或走了。

 

2.健康狀況:通常和營養是否均衡充足有相當大的關係。例如生活在相當落後地區的孩子,若是長期營養不良,即易導致肌肉力量不足,而可能出現發展遲緩現象。其他如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等慢性疾病或唐氏症等,也會影響動作的正常發展。

 

3.活動空間:是否提供寶寶足夠自由活動的空間,和動作發展順利與否息息相關。例如,學步車只是方便照顧寶寶的工具而已,對寶寶的動作發展並無正面效益;過早或長時間讓寶寶坐在學步車上,就可能限制住他學習翻身和爬行,並減少他使用力量的機會。

 

醫師表示,生理和心智發展具有微妙的影響關係,理論上,動作發展並不致影響到智力發展,但弱智的孩子,是可能在動作發展上出現遲緩現象。而動作發展較遲緩,或者表現未能達到一般水準,寶寶可能因而被認為不夠聰明,進而產生自卑感,甚至造成日後融入人群社交的障礙。

 

臨床上曾見過一些小朋友,經過檢查,四肢並無異狀,但孩子就是不敢放手走路,這可能跟孩子本身的性格有關。又有些孩子可能因為動作不夠靈活而時常跌倒,跟同伴玩耍時就常遭受嘲笑,也可能造成他逐漸害怕面對人群。相反地,動作發展順利的孩子,由於能達到一般的期望,多獲得讚美,自信心增強,將更有利於人格發展。換句話說,動作發展和心智人格發展,具有互為因果的微妙關係。

 

中標:動作發展的3大原則

嬰幼兒的動作發展時程,有人較早、有人較晚,但基本上都會依循以下原則進行:

 

1.由頭至腳原則:即從頭部動作發展到腳部動作。從四個月大能進行頭部的控制,學會抬頭和轉頭,而後發展至軀幹的控制,能翻身和坐起,直到九個月大時會站立,一歲後能行走和跑跳。

 

2.由中心至週邊原則:由靠近軀幹的大肌肉開始發展,到四肢末端的小肌肉發展。以寶寶拿取物品的動作發展而言,一開始是用雙手環抱的方式,使用到上臂肌肉,到了四到六個月時,會伸手拿取東西,例如利用全部手掌去抓握奶瓶。到九個月大時,能使用拇指和食指夾取物品,但還不夠穩定靈活。一直到一歲左右,就能夠使用指尖捏住東西,完成較精細的動作。

 

3.由簡單至複雜原則:由單純用腳站立,逐漸整合成複雜的走路姿態,如腿部肌肉的協調加上手部的擺動等;由一把抓取物品,整合成能運用手指握筆畫畫。亦即發展出整體協調性。

 

基本的動作技能,如站、走等,其實不必經過教導,時間到了,中樞神經系統、肌肉骨骼發育成熟後,自然就能學會。例如,寶寶一開始必須扶著桌子或牆壁走,但扶久了,自然有一天就能放手自行走路了。剛開始會走得搖搖晃晃,無法控制好速度,走路時雙腳張得很開,手也常會高高舉起,但多走幾回後,走路時就能兩腳張開約與肩同寬,平衡度更好,手舉的高度會愈來愈低,速度與方向控制也愈來愈熟練。

 

因此,爸媽只要掌握下列動作發展的輔導原則,就能陪伴寶寶健康成長了。

 

*更多精采內容請見119期媽咪寶貝雜誌*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