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林揚志醫師
何謂草莓狀血管瘤
草莓狀血管瘤又稱作「草莓血管瘤」或「莓狀紅痣」、「莓狀血管痣」,是一種先天性發育異常,裡面是由新生血管組 成的良性瘤,也是嬰兒最常見的一種血管瘤,它大部份出現在出生後幾天到一歲之間,百分之九十的病例出現在出生後的第一個月內,在剛開始出現的時候,可能只 有一塊較為充血的小區域,或是一片帶有點狀血絲(或稱微血管擴張)的病變,漸漸的血管腔發育的很快,膨脹起來,呈現出界限明顯,圓形或卵圓形,觸感柔軟, 呈鐘型隆起,帶著草莓紅的顏色,外表面有的平滑,有的會形成一球一球鼓起相連,老人家常說血管瘤是「床母作記號」,即俗稱的「胎記」,其實胎記的種類很 多,血管瘤只是其中一種。
草莓狀血管瘤可能會長在身體的任一部位,但百分之六十發生在頭頸部;另外百分之二十五在軀幹,其中以肛門附近,女孩的外陰部較常見。草莓狀血管瘤在出現之後三至六個月內,膨脹速度最快,到一歲左右就比較不會再膨脹,至於其大小則因人而異,有的會大到25公分亦不足為奇。
病因
目前只知道草莓狀血管瘤是一種先天性疾病,而與遺傳可能無關。發生的原因在於胚胎內部份將發育為血管的組織,未 與正常發育中的血管系統相連結,卻單獨留在較表層的皮膚上,因故在出生之後,這些走錯位置的血管組織就發育為血管瘤。又因血管瘤較常見於早產兒或低體重新 生兒,所以有人推測血管瘤與胚胎發育不成熟所致有關。
草莓狀血管瘤有深淺不同之分,常見以淺型的居多,深型與混合型(深淺兼具)較罕見,深型的草莓狀血管瘤,面積較 大,外表顏色會帶有藍暈底色,摸起來周圍顏色正常的皮膚也覺得比較腫,好像在草莓狀血管瘤下方還埋有一個袋狀物。深層草莓狀血管瘤用手壓迫一下,血管瘤體 積會迅速縮小,一旦放鬆之後,體積立刻會還原成原來大小;有時注意觀察,在小孩嚎啕大哭的時候,深層草莓狀血管瘤會變大,顏色會變深變暗。
併發症
一、表面遺漏:一旦表皮潰爛易引起細菌感染,癒合之後比較易留疤痕,尤以發生在鼻、耳、唇的血管瘤,潰爛以後會造成組織變型,要特別注意。除此之外,潰爛之後,有時會流血不停,雖然機會不大,但流血之時,易引起家長焦慮恐慌,所以仍需適當給予止血。
二、感染:潰爛之下或外科治療時才可能發生。
三、惡性變化:未曾有人報告過,但位於深型的其他惡性血管瘤,有時初期被誤疹為草莓狀血管瘤,而掉以輕心。
四、心臟衰竭:發生在巨大草莓狀血管瘤,或多發性草莓狀血管瘤合併內臟血管瘤的病例。
五、合併出血溶血症候群:很罕見。
六、影響視力:血管瘤長在眼瞼,會影響以後視力發展,造成弱視,有的案例會因為壓迫角膜,而形成散光,所以像小雯這種案例長在眼瞼上,須防範未然,立刻處理,不宜繼續觀察。
七、阻塞呼吸道:長在頸部或鼻孔的案例,體積太大會阻礙呼吸管道。
八、妨礙餵乳:常見於長在唇部或鼻孔的病例。
九、塞住外耳道:導致語言學習障礙。
十、壓迫骨骼:造成骨骼變型。
近乎百分之百的草莓狀血管瘤都會自然萎縮消褪,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百分之五的案例,無法完全消褪;消褪的時機 百分之三十在四歲之前,百分之五十在五歲之前,百分之七十五在七歲之前。據瞭解消褪的時機早晚與血管瘤的大小、數目多寡、生長位置、出現的早晚沒有相關, 只知道越造消褪的血管瘤,消失的速度越快,將來外觀上比較不會遺留痕跡,故越遲才開始消褪的血管瘤,比較會消褪不完全,一般會完全消褪的血管瘤,開始消褪 的時機均在五歲之前。
草莓狀血管瘤開始消失的先兆,會先變軟,中央表面先轉成不透明的粉紅帶灰色區域,漸向旁側進展,消褪終止的時 候,有的人看起來如同正常皮膚,不留異樣,但大多會稍微萎縮凹陷,最後部份殘留微血管擴張,以長在嘴唇、眼瞼的案例,較會留下鬆垮的皮膚,與幾條微血管。 而曾潰爛過的草莓狀血管瘤,常見遺留黃色的疤痕。以部位來說,長在鼻子、耳朵、嘴唇三處的草莓狀血管瘤最不容易完全消褪。
治療的評估
在認識草莓狀血管瘤的發展時機過程與後遺症之後,我們對於長在鼻、耳、唇、眼瞼這些特殊部位的草莓狀血管瘤,應 特別留意它的大小變化,如有必要治療,應由有經驗的醫師謹慎考慮應該採取何種治療方式,因為草莓狀血管瘤的治療方式很多,治療時機也見仁見智,所以才會發 生看了不同的醫師或不同的時機看醫師,醫師看了以後,會建議採取不同的治療方式,是常有的狀況:一般而論,以保守的觀察來代替各種治療,而真正需要治療的 情形包括潰爛組織變型,影響呼吸、餵乳、視力發展這些併發症。
如需要治療,可採行的治療方式有以下各種:
(一)投予口服類固醇。
(二)病灶內類固醇注射。
(三)局部類固醇密封治療。
(四)放射線治療。
(五)注射硬化劑。
(六)乾冰冷凍治療:最常被採用。
(七)鐳射治療:還在初步研究階段,有人以脈衝式染料鐳射治療效佳,也有採用釹雅★鐳射治療的案例,效果尚須評估。
(八)外科手術切除。
(九)壓迫治療。
(十)栓塞治療:適用於有內臟血管瘤的案例。
新生兒的皮膚紅色胎記,除了草莓狀血管瘤最常見之外,其他如海棉狀血管瘤、火燄狀母斑、鮭魚紅色斑、化膿性肉芽腫等較少見的紅色胎記都屬於血管瘤,所以都要與草莓狀血管瘤區別,因為上述的血管瘤治療方式與預後皆各不相同,須請教皮膚專科醫師詳細分類診斷,而非千篇一律。
留言列表